18个省市工作室齐聚惠院,共商共促团队建设提质增效

2025年07月24日浏览次数:263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进一步促进区域省市工作室建设提质增效,促进“双百行动”及“三所学校”纵向教育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助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7月22日下午,由惠州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指导,继续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主办,来自惠州、河源和平两地的广东省邱炯亮名师工作室、广东省郭小斌名师工作室、广东省汪辉名师工作室、广东省李晓波名师工作室、广东省刘宏英名师工作室、河源市王文成名教师工作室等18个省市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联合承办的“数学学科省市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联席会暨工作室建设研讨交流活动”在惠州学院举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培训中心主任、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益智、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杨水平、副院长赵显贵、18个省市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及入室成员等7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活动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邓伟浩主持。

杨水平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数学专业建设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师资团队情况,表示本次活动将依托学校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平台资源,充分发挥地方学科师资和高校科研优势,加强校地数学学科的交流与提升,夯实协同研究共同体,深化名师工作室的协同与合作,希望以此活动为起点,群策群力,共同书写区域数学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一是深化协同机制,夯实教育活动;二是共建共享智慧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三是聚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核心能力。

与会省市级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邱炯亮、郭小斌、李晓波、刘宏英、何逸鹏、李志平、林必志、李满生、易敏、陈影思、郑汉新、陈国超、林洁容、储银玉、王文成、曹军子等围绕工作室建设模式、发展路径、辐射引领、责任与担当以及工作室目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分享。活动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与会成员纷纷表达了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和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的初心使命和决心信心。赵显贵博士对交流活动进行点评指导。


陈益智在总结中认为,本次研讨活动内容丰富,成效显著,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阵容大,来自两市七县(区)的18个省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70余名一线名优教师虽在假期仍积极踊跃参加了交流活动,其中主持人中有正高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3人;二是主题明,各工作室围绕工作室建设模式与实施路径、成果培育与特色打造、教育帮扶与示范引领、数智赋能与教学创新等主题,结合了自身工作室特点,分享了工作室的建设经验和研修成果;三是收获丰,通过各工作室的交流分享,达成了师资共建、教研共进、成果共育、资源共享、质量共保和特色共创的目标,为各工作室,特别是为对来自惠州学院教育帮扶受邀地和平、惠东、博罗、惠阳等县区的11个省市级工作室建设进一步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他表示,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携手本地“四名”工作室共同实施强师铸魂行动与教育帮扶活动,共促教师专业发展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并将深推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平台支撑,将充分发挥学校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惠州教师发展中心联盟、校地数学教师教育联盟等三大平台支撑作用,夯实校地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UGS协同育人、协同强师、协同研究、协育成果;二是活动赋能,将进一步健全工作室建设校地合作机制,科学制定活动规划,深推一年度一论坛、一学期一联席、一月一名师讲堂等活动,赋能工作室建设质量与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三是日常浸润,将充分依托学校教师教育学科优势与资源师资优势,实施微任务、微团队、微学习与微实践的合作模式,联合开展日常交流、主题教研、送教下乡、联培提升等协作,助促工作室内涵发展。

据悉,本次研讨交流活动是惠州学院“弘扬教育家精神 助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也是教育帮扶和平、惠东、惠阳的“双百行动”和教育帮扶惠州薄弱地区“三所学校”及县中质量提升活动,还是广东省新师范建设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数学学科育人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推进活动,有效促进了校地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与区域省市级数学学科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近年来,惠州学院数学教师教育团队已与中小学教师共研省市级课题100余项、合作论文发表30余篇;协育成果获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10余项;指导省市级“四名”工作室建设20余个,为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图:黄虹瑜

审核:邓伟浩

审批:陈益智